專利名稱:用于防腐蝕的改進型壓鉚螺母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壓鉚螺母(clinch皿t),用于和螺紋式螺栓一起使用以將第一面 板和第二面板附接在一起并在所述面板之間留有用于接受防腐蝕液態(tài)底漆的空間。
背景技術(shù):
在汽車產(chǎn)業(yè)中眾所周知的是,將兩個鄰接的金屬板面板栓接在一起,從而形成復(fù) 合的車身結(jié)構(gòu)或底盤結(jié)構(gòu)。在利用各種焊接和栓接工藝組裝好金屬板面板之后,將整個車 身浸入大的液態(tài)底漆浴池中,以給所有暴露在外的金屬表面涂上覆層,從而提供防腐蝕保 護。 為了改善底漆向相鄰金屬面板之間的狹小空間中的流動,涂覆過程包括底漆的電 沉積。在電沉積過程中,液態(tài)底漆和車身帶上相反電荷,使得底漆材料被電吸引成為車身表 面上一致且均勻的沉積物。 期望針對栓接在一起的車身面板的結(jié)構(gòu)提供改進,以便進一步改善液態(tài)底漆向相 鄰車身面板之間狹小空間中的流動。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改進型壓鉚螺母,用于將第一和第二 金屬面板附接使其處于一致且確定的隔開關(guān)系,以促進液態(tài)底漆在這兩塊面板之間的流 動。
發(fā)明內(nèi)容
提供了一種壓鉚螺母,其用于和螺紋式螺栓一起使用以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附 接在一起并在第一和第二面板之間留有用于接受液態(tài)底漆的空間。螺母主體具有用于鄰 接第一面板的螺母面和貫穿該螺母主體、用于接收從第二面板延伸的螺紋式螺栓的螺紋孔 口。螺母面具有凹槽,第一面板變形到該凹槽中以將螺母主體壓鉚到第一面板。支座從螺 母面凸出的距離大于第一面板的厚度,使得在通過將螺紋式螺栓插入到螺母主體的螺紋孔 口中而將第二面板栓接到第一面板上時,該支座將使第二面板與第一面板隔開,從而確保 液態(tài)底漆能夠在第一和第二面板之間流動。所述支座可為從螺母面凸出的多個凹座,或者 從螺母面凸出的一對脊狀物。 從下面提供的詳細描述中將清楚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應(yīng)用領(lǐng)域。應(yīng)該理解,詳細描述 和具體實例,在表示出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的同時,僅僅用于說明之目的,而并非意圖限 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從詳細描述和附圖中,將更充分地理解本發(fā)明,其中 圖1是透視圖,示出了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金屬面板和壓鉚螺母。
圖2是壓鉚螺母的截面圖,示出了已被壓鉚到第一金屬面板上的壓鉚螺母。 圖3是類似于圖2的視圖,但示出了延伸穿過第二金屬面板并螺接到圖2的壓鉚
螺母中以將第二金屬面板附接于第一金屬面板的螺栓。
圖4是壓鉚螺母第二實施例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對某些示例性實施例的描述實質(zhì)上僅為示例性的,并非意圖限制本發(fā)明、其 應(yīng)用或使用。 參照圖l,標記為10的第一金屬板面板為具有凸緣12的L形支架,凸緣12具有 形成在其中的矩形槽14。矩形槽14由相對的側(cè)邊壁18和20以及相對的端壁24和26限 定。凸緣12還具有頂表面28。 圖1還示出了總體上標記為30的壓鉚螺母,如將在下文論述的,該壓鉚螺母將被 壓鉚到第一金屬面板10上。壓鉚螺母30包括大致為矩形形狀的金屬螺母主體34,在該主 體的中心處有中心螺紋孔口 36。螺母主體34具有側(cè)面壁42和44以及端壁46和48。螺 母主體34具有被螺紋孔口 36延伸穿過的螺母面52,該螺母面將面向第一金屬面板10的凸 緣12。 如在圖1中看到的,螺母面52具有一對設(shè)置在其中的、間隔開的凹槽58和60。凹 槽58位于螺母主體34的側(cè)面壁42和螺紋孔口 36之間。凹槽60位于螺母主體34的側(cè)面 壁44和螺紋孔口 36之間。多個支座64從螺母面52凸出一定的距離,該距離大于金屬板 面板10的凸緣12的金屬板的厚度。如在圖1中看到的,支座64是一個個凹座并且位于凹 槽58和60與螺紋孔口 36之間。 參照圖2,示出了已在金屬板壓鉚操作中被附接于第一金屬板面板10的螺母30。 如在圖2中看到的,槽14的側(cè)邊壁18已經(jīng)向下變形進入螺母面52的凹槽58中。同樣地, 槽14的側(cè)邊壁20已經(jīng)向下變形進入螺母面52的凹槽60中。壓鉚操作是常規(guī)公知的并在 一工具中完成,在該工具中,上模敲擊凸緣12以使側(cè)邊壁18和20向下變形進入凹槽60中, 到達圖2的位置。以這樣的方式,螺母30被永久地附接于凸緣12。 如在圖2中最佳可視的,從螺母面52凸出的支座64具有比金屬板面板10的凸緣 12的厚度大的高度尺寸。此外,如在圖2中看到的,由于支座64位于凹槽58和60之間,因 此這些支座向上伸以便延伸穿過在槽14的已向下變形的側(cè)邊壁之間的槽14。因此,如在圖 2中看到的,支座64的頂部突出高于凸緣20的頂表面28。 現(xiàn)在參照圖3,可以看到,第二金屬板面板70已相對于第一金屬板面板10被定位。 第二金屬板面板70具有螺栓孔71。螺紋式螺栓72已被插入穿過螺栓孔71并螺接到壓鉚 螺母30的螺紋孔口 36中。具體地,螺栓72包括螺紋桿74、墊片76和六角頭78。如在圖 3中看到的,第二金屬板面板70的下表面79由于所述多個支座64的存在而被保持在離第 一金屬板面板10的凸緣12的頂表面28有一微小距離處。因此,支座64的高度有效地在 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70之間提供確定的間距"S",以便在后續(xù)將車身浸泡到底漆浴池中 期間,底漆能夠在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70之間流動,從而完成對金屬表面的有保證的涂 覆,且面板之間不出現(xiàn)任何未涂覆區(qū)。 參照圖4,示出了本發(fā)明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提供的壓鉚螺母80構(gòu)造成類似于 圖1的實施例,除了有一對脊狀物84和86從壓鉚螺母80的表面88凸出,以提供用于隔開 第一和第二面板的支座。具體地,如圖4所示,脊狀物84和86位于螺紋孔口 90的相對側(cè)。 此外,脊狀物84和86垂直于間隔開的凹槽94和96延伸。
可以理解,圖4的脊狀物84和86可以可替代地沿平行于凹槽94和96的方向延 伸。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例意圖表示出示例性實施例,而并非意圖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可以認識到,形成在螺母面上的支座可具有不同于本文給出的具體實例的形狀。例如,在圖 1中,本發(fā)明不限于使用四個均勻隔開的支座,而是可以設(shè)置任意多個支座來實現(xiàn)隔開面板 的期望目標。此外,在支座由脊狀物提供的圖4實例中,脊狀物可為任何形狀,如曲線形或 L形或其它形狀,布置在螺母主體的表面上以提供確定的間隔,以便底漆流入到面板之間的 空間中。雖然圖l-4示出了矩形形狀的壓鉚螺母30,但可以理解,該螺母可以可替代地為圓 形或六角形或其它形狀。另外,在圖1中,第一金屬板面板10包括在壓鉚螺母的壓鉚之前 形成在其中的矩形槽14。然而,可以理解,在將第一金屬板面板壓鉚到壓鉚螺母30的凹槽 內(nèi)這同一操作和同一模組中,可穿過第一金屬板面板將壓鉚螺母30穿入,從而取消在第一 金屬板面板10中沖出槽14的需要。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壓鉚螺母,用于和螺紋式螺栓一起使用以將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附接在一起并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面板之間留有用于接受液態(tài)底漆的空間,所述壓鉚螺母包括螺母主體,其具有用于鄰接所述第一面板的螺母面和貫穿所述螺母主體的螺紋孔口,該螺紋孔口用于接收從所述第二面板延伸的所述螺紋式螺栓,所述螺母面具有凹槽和支座,所述第一面板變形進入所述凹槽以將所述螺母主體壓鉚到所述第一面板,所述支座從所述螺母面凸出的距離大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厚度,使得在通過將所述螺紋式螺栓插入到所述螺母主體的所述螺紋孔口中而將所述第二面板栓接到所述第一面板上時,所述支座將所述第二面板與所述第一面板隔開,從而使得液態(tài)底漆能夠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面板之間流動。
2.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壓鉚螺母,還包括所述支座為從所述螺母面凸出的多個離散支座。
3.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壓鉚螺母,還包括所述支座為從螺母面凸出并位于所述螺紋 孔口和所述螺母面的所述凹槽之間的多個離散支座。
4. 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壓鉚螺母,還包括所述支座為在所述螺紋孔口的相對側(cè)從所 述螺母面凸出的一對脊狀物。
5. 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壓鉚螺母,還包括所述脊狀物平行于所述凹槽延伸。
6. 如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壓鉚螺母,還包括所述脊狀物垂直于所述凹槽延伸。
7. —種栓接在一起的面板組件,包括第一面板,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槽并具有頂表面,所述槽由所述第一面板的邊壁限定;第二面板,其具有在其中的螺栓接收孔口和下表面; 螺栓;螺母主體,其具有鄰接所述第一面板的螺母面和在其中的螺紋式螺栓接收孔口 ,所述 螺母面具有凹槽,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槽的所述邊壁變形進入該凹槽中以將所述螺母主體 壓鉚到所述第一面板,所述螺母主體具有多個從所述螺母面凸出并延伸穿過所述第二面板 的所述槽的支座,所述多個支座具有延伸距離大于所述第一面板的厚度的高度,使得在通 過將所述螺紋式螺栓插入到所述螺母主體的所述螺紋孔口中而將所述第二面板栓接到所 述第一面板上時,所述支座將所述第二面板與所述第一面板隔開,從而液態(tài)底漆能夠在所 述第一和第二面板之間流動。
8. 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栓接在一起的面板組件,還包括所述支座為從所述螺母面凸 出的多個離散支座。
9. 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栓接在一起的面板組件,還包括所述支座為從所述螺母面凸 出并位于所述螺紋孔口和所述螺母面的所述凹槽之間的多個離散支座。
10. 如權(quán)利要求7所述的栓接在一起的面板組件,還包括所述支座為在所述螺紋孔口 的相對側(cè)從所述螺母面凸出的一對脊狀物。
11. 如權(quán)利要求10所述的栓接在一起的面板組件,還包括所述脊狀物平行于所述凹 槽延伸。
12. 如權(quán)利要求IO所述的栓接在一起的面板組件,還包括所述脊狀物垂直于所述凹槽延伸。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防腐蝕的改進型壓鉚螺母。該壓鉚螺母被用于附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并在它們之間留有用于接受液態(tài)底漆的空間。螺母主體具有用于鄰接第一面板的螺母面和貫穿該螺母主體、用于接收螺紋式螺栓的螺紋孔口。螺母面具有凹槽,第一面板變形進入該凹槽中以將螺母主體壓鉚到第一面板上。支座從螺母面凸出的距離大于第一面板的厚度,使得在通過將螺紋式螺栓插入到螺母主體的螺紋孔口中而將第二面板栓接到第一面板上時,該支座將第二面板與第一面板隔開,從而確保液態(tài)底漆能夠在第一和第二面板之間流動。
文檔編號F16B5/04GK101737400SQ200910222049
公開日2010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8年11月13日
發(fā)明者D·C·沃扎, J·M·湯森, K·T·登普西, M·J·科萬 申請人:通用汽車環(huán)球科技運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