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涉及水管道封堵的,具體而言,涉及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1、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以及自來水深度處理技術的普及,在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對水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舊水廠已無法滿足地區(qū)經濟快速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對舊水廠進行擴建改造。
2、舊水廠在擴建改造過程中,需要進行水管道的接駁,也就是水管道與新管道之間進行對接,在這個過程中,則需要對水管道進行臨時封堵,并對水管道進行切斷處理,以使水管道形成通水段以及封堵段,新管道則與通水段進行對接,從而實現(xiàn)水管道的接駁。
3、現(xiàn)有技術中,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過程中,常采用水下氧割方式加工處理,容易對水管道中的水體造成二次污染,并且,施工過程麻煩、繁瑣,導致施工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旨在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存在施工效率低的問題。
2、本發(fā)明是這樣實現(xiàn)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驟:
3、1)、在施工位置開挖護壁井,直至所述護壁井的底部開挖至水管道的下方,所述水管道具有顯露在護壁井中的顯露段,所述顯露段的中部具有斷開位;
4、2)、在所述顯露段的頂部開設觀測孔,所述觀測孔貫穿至水管道的內部;
5、3)、通過所述觀測孔往所述顯露段中放置止水氣囊,所述止水氣囊通過充氣固定在顯露段的內部,且將所述水管道封閉隔斷;沿著所述水體在水管道中的流動方向,所述止水氣囊位于觀測孔的上游;
6、所述止水氣囊的內部具有充氣腔,所述充氣腔設有彈性拉伸結構,當所述止水氣囊充氣,且固定在所述顯露段的內部后,所述彈性拉伸結構被彈性拉伸,以對所述止水氣囊施加軸向拉力;
7、4)、利用水下繩鋸在顯露段切割,直至將所述顯露段切割斷開,所述水管道分割為封堵段以及用于與新管道連接的通水段,所述止水氣囊位于封堵段中,所述觀測孔形成在封堵段上,所述封堵段的端部形成斷開口;
8、5)、在所述斷開口封蓋端板,所述端板與封堵段固定連接,將所述斷開口封閉;
9、6)、將所述止水氣囊放氣,并將放氣后的所述止水氣囊從封堵段中取出;
10、7)、將所述觀測孔封閉。
11、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1)中,所述護壁井的外周具有井壁,在開挖所述護壁井的過程中,在所述井壁上同步施工形成支護層,直至所述護壁井的底部開挖至水管道的下方。
12、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1)中,當所述護壁井的底部開挖至水管道的下方后,在所述護壁井的底部澆筑混凝土,形成底部層,所述底部層位于水管道的下方,且與所述水管道之間具有底部間隔。
13、進一步的,所述水管道的上游具有進水閥,所述施工步驟2)中,在所述顯露段的頂部開設觀測孔之前,將所述進水閥關閉,限制外部的水體進入水管道。
14、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2)中,當在所述顯露段的頂部開設觀測孔后,對所述顯露段的內側壁進行清除處理,清除掉所述顯露段的內側壁上的凸起結構,以使所述顯露段的內側壁達到設定的平滑度后,再通過所述觀測孔,在所述顯露段的內部布置止水氣囊;當所述止水氣囊充氣后,所述止水氣囊的外周固定抵接在顯露段的內側壁上,將所述水管道封閉隔斷。
15、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4)中,利用所述水下繩鋸依序對顯露段進行首次切割以及二次切割,當所述水下繩鋸對顯露段進行首次切割后,所述顯露段的一端與水管道斷開,當所述水下繩鋸對顯露段進行二次切割后,所述顯露段的另一端與水管道形成所述斷開口;
16、當所述顯露段的兩端分別與水管道斷開后,所述水管道形成通水段以及封堵段,將所述顯露段吊出護壁井。
17、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4)中,當所述顯露段的一端與水管道切割斷開后,利用吊繩繞過所述顯露段的一端,且利用所述吊繩朝上提拉著顯露段,以使所述顯露段保持水平狀布置后,再利用所述水下繩鋸對顯露段進行二次切割,直至所述顯露段的另一端與水管道切割斷開。
18、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4)中,當所述吊繩朝上提拉著顯露段,且所述水下繩鋸在對顯露段進行二次切割的過程中,所述吊繩提拉著顯露段上下往復振動,直至所述顯露段的另一端與水管道切割斷開。
19、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5)中,所述端板包括固定環(huán)以及蓋板,所述固定環(huán)固定套設在封堵段上,且沿著所述斷開口的周向環(huán)繞布置;所述固定環(huán)的端部形成有環(huán)形板,所述環(huán)形板沿著斷開口的周向環(huán)繞布置,所述蓋板封蓋在環(huán)形板上,且與所述環(huán)形板固定連接,將所述斷開口封閉;
20、所述蓋板的中部具有用于阻擋水體壓力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的外周形成有外周部,所述外周部抵接在環(huán)形板上,且與所述環(huán)形板之間固定連接,所述中心部朝向斷開口布置,將所述斷開口封閉;
21、所述中心部的中部凸設有中心軸,所述中心軸上連接有轉動筒,所述轉動筒的外周形成有多個彈性的彎曲片,多個所述彎曲片沿著轉動筒的周向間隔環(huán)繞布置;多個所述彈性片圍合形成彈性空間,所述彈性片的內端連接在轉動筒的外周,所述彈性片的外端連接有滾動球;
22、當所述外周部與環(huán)形板固定連接后,所述中心部封閉了斷開口,多個所述彎曲片穿過斷開口,延伸至所述封堵段的內部,所述滾動球與封堵段的內側壁之間具有抵接間隔;
23、所述施工步驟6)中,當將所述止水氣囊從封堵段中取出后,所述封堵段中的水體沖擊著多個彎曲片,抵壓著多個所述彎曲片背離彈性空間朝外彎曲變形,直至所述滾動球抵接在封堵段的內側壁上。
24、進一步的,所述施工步驟3)中,當所述止水氣囊充氣后,所述止水氣囊呈筒狀,所述止水氣囊的外周形成有外周壁,所述止水氣囊的內部具有充氣腔;所述止水氣囊的前端具有朝向水體的朝水端,所述止水氣囊的后端具有背離水體的背水端;
25、所述朝水端朝后凹陷,形成朝后凹槽,所述背水端朝前凹陷,形成朝前凹槽,所述朝后凹槽的中部與朝前凹槽的中部固定對接,形成中部位;所述彈性拉伸結構包括設置在充氣腔中的中部塊以及多個彈性帶,所述中部塊與中部位連接為一體,多個所述彈性帶沿著中部塊的周向間隔環(huán)繞布置,所述彈性帶的內端對接在中部塊的外周,所述彈性帶的外端對接在外周壁,且所述彈性帶處于彈性拉伸狀態(tài),以對所述止水氣囊施加軸向拉力。
2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提供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通過施工形成護壁井,以便于后續(xù)封堵施工,在顯露段開設觀測孔,作業(yè)人員可以通過觀測孔進入顯露段的內部,利用止水氣囊將水管道進行封閉隔斷;利用水下繩鋸對顯露段進行切割,以使顯露段斷開,水管道形成封堵段及通水段,封堵段形成有斷開口;利用端板將斷開口封閉后,再將止水氣囊去除,最后將觀測孔封閉,實現(xiàn)了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整個施工過程不會對水管道中的水體造成二次污染,施工過程簡單,施工效率高。
1.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驟: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1)中,所述護壁井的外周具有井壁,在開挖所述護壁井的過程中,在所述井壁上同步施工形成支護層,直至所述護壁井的底部開挖至水管道的下方。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1)中,當所述護壁井的底部開挖至水管道的下方后,在所述護壁井的底部澆筑混凝土,形成底部層,所述底部層位于水管道的下方,且與所述水管道之間具有底部間隔。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道的上游具有進水閥,所述施工步驟2)中,在所述顯露段的頂部開設觀測孔之前,將所述進水閥關閉,限制外部的水體進入水管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2)中,當在所述顯露段的頂部開設觀測孔后,對所述顯露段的內側壁進行清除處理,清除掉所述顯露段的內側壁上的凸起結構,以使所述顯露段的內側壁達到設定的平滑度后,再通過所述觀測孔,在所述顯露段的內部布置止水氣囊;當所述止水氣囊充氣后,所述止水氣囊的外周固定抵接在顯露段的內側壁上,將所述水管道封閉隔斷。
6.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4)中,利用所述水下繩鋸依序對顯露段進行首次切割以及二次切割,當所述水下繩鋸對顯露段進行首次切割后,所述顯露段的一端與水管道斷開,當所述水下繩鋸對顯露段進行二次切割后,所述顯露段的另一端與水管道形成所述斷開口;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4)中,當所述顯露段的一端與水管道切割斷開后,利用吊繩繞過所述顯露段的一端,且利用所述吊繩朝上提拉著顯露段,以使所述顯露段保持水平狀布置后,再利用所述水下繩鋸對顯露段進行二次切割,直至所述顯露段的另一端與水管道切割斷開。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4)中,當所述吊繩朝上提拉著顯露段,且所述水下繩鋸在對顯露段進行二次切割的過程中,所述吊繩提拉著顯露段上下往復振動,直至所述顯露段的另一端與水管道切割斷開。
9.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5)中,所述端板包括固定環(huán)以及蓋板,所述固定環(huán)固定套設在封堵段上,且沿著所述斷開口的周向環(huán)繞布置;所述固定環(huán)的端部形成有環(huán)形板,所述環(huán)形板沿著斷開口的周向環(huán)繞布置,所述蓋板封蓋在環(huán)形板上,且與所述環(huán)形板固定連接,將所述斷開口封閉;
10.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大埋深有壓水管道封堵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步驟3)中,當所述止水氣囊充氣后,所述止水氣囊呈筒狀,所述止水氣囊的外周形成有外周壁,所述止水氣囊的內部具有充氣腔;所述止水氣囊的前端具有朝向水體的朝水端,所述止水氣囊的后端具有背離水體的背水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