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資源回收交叉,涉及一種基于轉爐鋼渣雙機制提升海水堿度及碳封存的方法。
背景技術:
1、海洋吸收全球約?30%?的人為?co2,導致表層海水?ph?值從工業(yè)革命前的?8.2?下降至?8.1,預計?2100?年將降至?7.8-7.9?。酸化導致珊瑚礁鈣化速率下降?30%,浮游生物群落結構改變,威脅海洋食物鏈。提升海水堿度(如增加
2、hco3-/co32-濃度)是增強海洋碳匯的核心手段,但需要同時解決以下問題:
3、(1)堿度持續(xù)供給:傳統(tǒng)石灰(cao)投加僅提供短期堿度,長期成本高;
4、(2)碳封存效率:單一碳酸鹽沉淀路徑?co2固定量有限(約?0.5-1.0kg/m3?海水);
5、(3)生態(tài)安全:避免?ph?驟升對海洋生態(tài)造成不良影響。
6、轉爐鋼渣作為煉鋼副產(chǎn)物,其礦物組成復雜,形成于?1650~1700℃高溫環(huán)境,主要包含以下活性相及功能組分:
7、(1)硅酸鹽相(核心活性組分)是硅酸三鈣(c3s)硅酸二鈣(c2s)
8、硅酸三鈣(c3s),其化學式?3cao?sio2,在高堿度條件(堿度?r>2.5)下為主導礦物,占鋼渣總量?30%~40%。其水硬活性是水泥熟料的核心性能來源,但鋼渣中?c3s?因形成溫度更高,晶格致密化導致活性較低(較水泥熟料低?20%~30%),需通過機械粉磨(比表面積≥0.8m2/g)或酸蝕活化提升反應效率。
9、硅酸二鈣(c2s),其化學式?2cao?sio2,在堿度?1.8~2.5?時大量生成,存在?β-c2s(膠凝活性相)和?γ-c2s(無活性相)。鋼渣緩冷過程中?β-c2s?易轉化為?γ?晶型,導致膠凝性下降,需通過急冷工藝或酸蝕預處理(如?1-3%?稀鹽酸活化)抑制晶型轉變,暴露活性表面。
10、(2)?鐵酸鹽相(輔助膠凝與鐵賦存)
11、鐵酸二鈣(c2f),其化學式?2cao?fe2o3,與?c2s?共生于堿度?1.8~2.5?環(huán)境,提供弱膠凝性,但其主要價值在于固定鐵元素(fe2+/fe3+),后續(xù)可通過磁選工藝回收鐵資源。
12、鐵酸鈣(ca2fe2o5),其高堿度條件下與?ro?相共存,作為?fe3+的主要載體,其磁性特征協(xié)同?ro?相促進鋼渣中鐵組分的高效分離。
13、(3)ro?相(金屬固溶體相)以?feo?為基質的固溶體(feo-mno?固溶體),堿度?>1.8?時穩(wěn)定存在,
14、占礦物總量?20%~30%。其強磁性(比磁化系數(shù)?>?3000×10?6cm3/g)可通過磁選工藝富集鐵、錳資源,且該相幾乎不含磷,為磷元素的定向分離提供條件。
15、轉爐鋼渣是煉鋼過程中產(chǎn)生的堿性固廢,年產(chǎn)量超?3?億噸,其化學組成(質量分數(shù))為:
16、cao?體系:20%-40%(含?10%-15%?游離?cao),通過水化反應釋放?oh-:
17、??????????(1.1)
18、硅酸鹽體系:30%-50%(如硅酸鈣(ca2sio4)、c3s/c2s),含?sio2?20%-30%,可與?co2發(fā)生碳酸化反應:
19、???????(1.2)
20、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基于轉爐鋼渣雙機制提升海水堿度及碳封存的方法,
21、采用的?cao?水化?-?co2礦化,可以快速提升堿度。鋼渣中游離?cao(10%-15%)及c3s、c2s?水化釋放?oh-,其中?c3s?水化速率較快,快速提升?ph?至?8.5-9.0,創(chuàng)造?co2溶解的堿性環(huán)境;c2s?則通過緩慢持續(xù)水化維持堿度供給,避免傳統(tǒng)石灰投加的短期性缺陷。
22、其中:游離?cao?水化反應為??????(1.3);
23、每摩爾cao?可固定?1mol?co2,同時釋放?2mol?oh-,是快速堿度提升與碳封存的核心路徑。
24、硅酸三鈣(c3s)水化反應:
25、???(1.4)
26、鋼渣破碎后,c3s?顆粒表面迅速水化,4-6?小時內釋放約?60%?的?oh-,協(xié)同游離cao?快速提升?ph。
27、硅酸二鈣(c2s)水化反應:
28、?(1.5)
29、β-c2s?晶型在酸蝕活化后緩慢水化,24?小時后逐步釋放?oh-,長期維持堿度供給(可持續(xù)?48-72?小時),避免傳統(tǒng)石灰的短期性缺陷。
30、本發(fā)明的硅酸鹽碳酸化路徑(長效碳封存),目的是?酸蝕活化后的?c2s?及殘余c3s?與?co2發(fā)生碳酸化反應:
31、硅酸鹽溶解:?????????(1.6)
32、硅酸分離(風干后形成硅膠或石英砂):????(1.7)
33、本發(fā)明的雙機制耦合效應是:
34、ph?緩沖:c3s/c2s?水化釋放的?oh-與?co2礦化消耗的酸形成動態(tài)平衡,抑制?ph波動(δph≤0.5),避免?γ-c2s?因強堿環(huán)境發(fā)生晶型失活
35、界面優(yōu)化:硅酸膠體吸附于鋼渣表面,形成多孔結構(孔徑?10-100nm),增大?co2反應面積。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基于轉爐鋼渣雙機制提升海水堿度及碳封存的方法,是利用轉爐鋼渣中氧化鈣(cao)水化?-?二氧化碳(co2)礦化與硅酸鹽碳酸化?沉淀雙活性路徑協(xié)同作用,實現(xiàn)海水堿度提升、co2高效封存及硅資源回收的一體化方法,適用于海洋酸化修復、珊瑚礁生態(tài)保護、離岸碳封存工程及鋼渣高值化利用場景。
2、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3、步驟?1:鋼渣雙活性組分激活
4、收集轉爐鋼渣,破碎至粒徑≤3mm,粉磨至?100-200?目(比表面積≥0.8m2/g);用1-3%稀鹽酸溶液(液固比?2:1)浸泡鋼渣?2?小時,水洗至中性,干燥。酸蝕鋼渣表面,暴露硅酸鹽礦物(如硅酸鈣),促進?co2置換反應;溶解部分游離?cao,控制初始?ph?驟升風險。
5、步驟?2:雙路徑協(xié)同反應控制
6、預處理鋼渣按?100-500g/m3?投加至海水,攪拌混合(轉速?50-100rpm),維持?ph=8.5-9.0;通入?co2氣體(流速?1-3l/min?103m3?海水),維持反應體系?pco2=10?3.5atm,反應?24-48?小時。cao?釋放的?oh-為硅酸鹽碳酸化提供堿性環(huán)境,硅酸鹽消耗?co2抑制?ph過度升高。其中,溫度20-30℃,海水鹽度30-35‰;
7、步驟?3:硅酸分離
8、反應后溶液過濾,截留硅酸膠體(h4sio4),在?60-80℃下干燥?4-6?小時,生成二氧化硅(sio2?nh2o),可作為建筑用砂或吸附材料;
9、步驟?4:循環(huán)利用與固廢處理
10、分離后的清液返回海洋,ph?提升至?8.8-9.3,堿度增幅≥0.5mmol/l;每次補充5%-10%?新鮮鋼渣,維持反應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