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网站播放,国产一级特黄毛片在线毛片,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丝袜,天天干夜夜要,伊人影院久久,av大全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第一区在线

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轉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032391閱讀:299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轉向管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轉向管柱系統(tǒng),更具體還涉及到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電動調(diào)節(jié)轉向管柱是一種可以自動調(diào)節(jié)汽車方向盤位置,但因其結構復雜, 零件很多,現(xiàn)有技術中因在柱筒與管柱殼體之間存在配合間隙,當柱筒與轉向管柱殼體之間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很容易使得在滑動過程中出現(xiàn)柱筒晃動和轉動的情況,從而使得轉向管柱工作不平穩(wěn)。

實用新型內(nèi)容針對上述轉向管柱系統(tǒng)中由于柱筒和管柱殼體之間存在配合間隙,當柱筒與管柱殼體之間發(fā)生相對滑動時容易出現(xiàn)方向盤晃動和柱筒轉動的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種可以有效防止轉向管柱柱筒晃動和轉動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所述轉向管柱包括殼體、安裝于殼體內(nèi)的柱筒,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設置在所述殼體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的防轉結構以及設置于所述防轉結構的殼體上的第一預壓補償機構,所述防轉結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上的鍵,所述柱筒上設置有與所述鍵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鍵穿過所述殼體并插入所述柱筒上的凹槽, 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包括通過螺紋配合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第一壓緊螺栓和第一壓緊塊,所述第一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一壓緊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所述第一壓緊螺栓穿過所述殼體并通過所述第一壓緊塊抵頂于所述柱筒表面。進一步,所述預防柱筒晃轉裝置還包括第二預壓補償機構,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包括通過螺紋配合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第二壓緊螺栓和第二壓緊塊,所述第二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二壓緊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二環(huán)狀硬彈性體,所述第二壓緊螺栓穿過所述殼體并通過所述第二壓緊塊抵頂于所述柱筒表面,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的第一壓緊螺栓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的第二壓緊螺栓的中心軸線投影到所述柱筒的同一圓周截面上時產(chǎn)生的夾角為銳角。進一步,所述第一壓緊塊和第二壓緊塊與柱筒接觸端均為弧形端面,所述弧形端面中央位置處設置有一凹槽。進一步,所述環(huán)狀硬彈性體為碟片彈簧,所述碟片彈簧為環(huán)型彈簧。進一步,所述鍵包括本體部和基座部,所述本體部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基座部上,所述本體部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柱筒上的凹槽,所述殼體表面設置有所述鍵的固定結構,所述基座部固定連接于所述固定結構上。進一步,所述鍵的固定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表面的凸臺,在所述凸臺上與所述柱筒凹槽位置相應處還設置有一腰形孔,所述鍵的本體部穿過所述腰形孔插入所述凹[0010]進一步,所述鍵的固定結構對角兩側的殼體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和第二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為第一凸臺, 所述第一凸臺中央位置處設置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一螺紋孔相配合,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為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中央位置處設置有第二螺紋孔,第二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二螺紋孔相配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所述殼體上設置防轉結構來預防因柱筒和配合間隙而使柱筒產(chǎn)生轉動,通過設置預壓補償機構來預防因柱筒和殼體配合間隙而使柱筒產(chǎn)生晃動,當所述柱筒與所述殼體之間相對滑動時,通過所述防轉結構上的鍵來防止所述柱筒發(fā)生轉動,通過所述預壓補償機構上事先預壓好的環(huán)狀硬彈性體提供彈力且通過壓緊塊的作用來防止所述柱筒在滑動時產(chǎn)生晃動,從而有效防止所述殼體與所述柱筒之間相對滑動時因配合間隙而產(chǎn)生晃動和轉動。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了一種轉向管柱,該轉向管柱包括殼體、安裝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柱筒、可轉動安裝于所述柱筒內(nèi)的方向盤軸、所述殼體上靠近安裝方向盤的一端設置的方向盤角度調(diào)節(jié)機構和所述殼體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上設置的方向盤升降調(diào)節(jié)機構,所述殼體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還設置有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且該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轉向管柱,依靠所述防轉結構和所述預壓補償機構組成的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避免了該轉向管柱因柱筒和殼體之間的因配合間隙在發(fā)生相對滑動時柱筒產(chǎn)生晃動和轉動,而且減小工作過程中的噪音。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具有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轉向管柱的主視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第一預壓補償機構的圖2中A-A剖視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第二預壓補償機構的圖2中B-B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防轉結構的圖2中C-C剖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壓緊塊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環(huán)狀硬彈性體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方式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鍵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如圖1至5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所述轉向管柱包括殼體9、安裝于所述殼體9內(nèi)的柱筒10,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設置在所述殼體9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9上的防轉結構21以及設置于所述防轉結構21的殼體9上的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所述防轉結構21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9上的鍵14,所述柱筒10上設置有與所述鍵14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為一腰形凹槽,所述鍵14穿過所述殼體9并插入所述柱筒10上的凹槽, 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包括通過螺紋配合安裝在所述殼體9上的第一壓緊螺栓19和第一壓緊塊17,所述第一壓緊螺栓19與所述第一壓緊塊17之間還設置有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 18,所述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18的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一壓緊螺栓19下端面,另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一壓緊塊17的上端面,所述第一壓緊螺栓19穿過所述殼體9并通過所述第一壓緊塊 17抵頂于所述柱筒10表面,所述預防柱筒晃轉裝置還包括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包括通過螺紋配合安裝在所述殼體9上的第二壓緊螺栓13和第二壓緊塊 11,所述第二壓緊螺栓13與所述第二壓緊塊11之間還設置有第二環(huán)狀硬彈性體12,所述第二環(huán)狀硬彈性體12的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二壓緊螺栓13下端面,另一端抵頂于所述第二壓緊塊11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壓緊螺栓13穿過所述殼體9并通過所述第二壓緊塊11抵頂于所述柱筒10表面,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的第一壓緊螺栓19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的第二壓緊螺栓13的中心軸線投影到所述柱筒10同一圓周截面上時所產(chǎn)生的夾角為銳角。如圖6至8所示,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的第一壓緊塊17和第二預壓補償機構 22的第二壓緊塊11與所述柱筒10接觸端均為弧形端面,且弧形端面中央位置處設置有凹槽23,所述凹槽23為儲油槽,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的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18與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的第二環(huán)狀硬彈性體12均為碟片彈簧M,所述碟片彈簧M為環(huán)型片狀彈簧,所述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18可以為一片或多片環(huán)型和第二環(huán)狀硬彈性體12可以為一片或多片環(huán)型片狀彈簧,所述鍵14包括本體部沈和基座部25,所述本體部沈的一端連接于所述基座部25上,所述本體部沈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柱筒10上的凹槽,所述本體部沈與所述凹槽為間隙配合,所述殼體9表面設置有所述鍵14的固定結構15,所述基座部25通過螺釘固定連接于所述固定結構15上,所述鍵14的固定結構15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9表面的凸臺,所述凸臺為方形凸臺,所述方形凸臺的上靠近四個角的位置處設置有四個螺紋孔, 所述鍵14的基座部25上相應于所述方形凸臺上的四個螺紋孔位置處設置有四個通孔,所述螺釘3穿過所述通孔與所述方形凸臺的螺紋孔相配合,在所述凸臺上與所述柱筒10的凹槽位置相應處還設置有一腰形孔6,所述鍵14的本體部沈穿過所述腰形孔6插入所述柱筒 10上的凹槽,所述鍵14的固定結構對角兩側的殼體9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 的固定結構16和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的固定結構8,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的固定結構16為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中央位置處設置有第一螺紋孔4,所述第一壓緊螺栓19與所述第一螺紋孔4相配合,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的固定結構8為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中央位置處設置有第二螺紋孔7,第二壓緊螺栓13與所述第二螺紋孔7相配合。綜上所述,并結合附圖,本實例實施過程是當所述轉向管柱殼體9與所述轉向管柱柱筒10之間發(fā)生相對滑動時,由于在所述柱筒10與所述殼體9之間存在配合間隙,從而使得所述轉向管柱柱筒10很可能會產(chǎn)生晃動和轉動,通過在所述轉向管柱柱筒10上設置的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和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來補償由于配合而產(chǎn)生的間隙,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的第一壓緊塊17與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的第二壓緊塊11互相壓著所述柱筒10,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所需的力和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所需的力分別由事先預壓好的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18和第二環(huán)狀硬彈性體12提供,從而防止了所述柱筒10 發(fā)生晃動的情況,再增加設置了一個防轉結構21,通過所述鍵14的基座部25固定在殼體9 上,所述鍵14的本體部沈剛好插入所述柱筒10上的凹槽,從而防止了所述柱筒10轉動的情況,從而當調(diào)節(jié)方向盤高度和角度時,所述殼體9與所述柱筒10之間產(chǎn)生滑動,便不會由于所述殼體9與所述柱筒10之間存在的配合間隙而使得所述轉向管柱柱筒10產(chǎn)生晃動和轉動。如圖2所示,本實例的一種轉向管柱,該轉向管柱包括殼體9、安裝于所述殼體9內(nèi)的柱筒10、可轉動的安裝于所述柱筒10內(nèi)的方向盤軸1、所述殼體9上靠近安裝方向盤軸 1的一端設置的方向盤角度調(diào)節(jié)機構2和所述殼體9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上設置的方向盤升降調(diào)節(jié)機構5,所述殼體9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還設置有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該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因而當所述柱筒10與所述殼體9之間相對滑動時,不會因為所述殼體9與所述柱筒10 之間的配合間隙而使得所述轉向管柱柱筒10發(fā)生晃動和轉動,通過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的防轉結構21來防止所述柱筒發(fā)生轉動,通過第一預壓補償機構20和第二預壓補償機構22來共同防止所述柱筒10發(fā)生晃動,從而當調(diào)節(jié)方向盤時,所述轉向管柱工作平穩(wěn),且不會產(chǎn)生異響。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1.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所述轉向管柱包括殼體、安裝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柱筒,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設置于所述殼體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的防轉結構以及設置于所述防轉結構的殼體上的第一預壓補償機構,所述防轉結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上的鍵,所述柱筒上設置有與所述鍵相配合的凹槽,所述鍵穿過所述殼體并插入所述柱筒上的凹槽, 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包括通過螺紋配合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第一壓緊螺栓和第一壓緊塊,所述第一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一壓緊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所述第一壓緊螺栓穿過所述殼體并通過所述第一壓緊塊抵頂于所述柱筒表面。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還包括第二預壓補償機構,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包括通過螺紋配合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第二壓緊螺栓和第二壓緊塊,所述第二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二壓緊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二環(huán)狀硬彈性體,所述第二壓緊螺栓穿過所述殼體并通過所述第二壓緊塊抵頂于所述柱筒表面,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的第一壓緊螺栓的中心軸線與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的第二壓緊螺栓的中心軸線投影到所述柱筒的同一圓周截面上時產(chǎn)生的夾角為銳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緊塊和第二壓緊塊與柱筒接觸端均為弧形端面,所述弧形端面中央位置處設置有一凹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環(huán)狀硬彈性體為碟片彈簧,所述碟片彈簧為環(huán)型彈簧。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鍵包括本體部和基座部,所述本體部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基座部上,所述本體部的另一端插入所述柱筒上的凹槽,所述殼體表面設置有所述鍵的固定結構,所述基座部固定連接于所述固定結構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鍵的固定結構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表面的凸臺,在所述凸臺上與所述柱筒凹槽位置相應處還設置有一腰形孔,所述鍵的本體部穿過所述腰形孔插入所述凹槽。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鍵的固定結構對角兩側的殼體上分別設置有第一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和第二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為第一凸臺,所述第一凸臺中央位置處設置有第一螺紋孔,所述第一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一螺紋孔相配合,所述第二預壓補償機構的固定結構為第二凸臺,所述第二凸臺中央位置處設置有第二螺紋孔,第二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二螺紋孔相配合。
8.一種轉向管柱,該轉向管柱包括殼體、安裝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柱筒、可轉動安裝于所述柱筒內(nèi)的方向盤軸、所述殼體上靠近安裝方向盤的一端設置的方向盤角度調(diào)節(jié)機構和所述殼體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上設置的方向盤升降調(diào)節(jié)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還設置有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如權利要求廣7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及具有該裝置的轉向管柱,所述轉向管柱包括殼體、安裝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柱筒,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設置在所述殼體上遠離安裝方向盤的一端,所述預防轉向管柱柱筒晃轉裝置包括設置于所述殼體上的防轉結構以及設置于所述防轉結構的殼體上的第一預壓補償機構,所述防轉結構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殼體上的鍵,所述柱筒上設置有與所述鍵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預壓補償機構包括通過螺紋配合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第一壓緊螺栓和第一壓緊塊,所述第一壓緊螺栓與所述第一壓緊塊之間還設置有第一環(huán)狀硬彈性體,所述第一壓緊螺栓穿過所述殼體并通過所述第一壓緊塊抵頂于所述柱筒表面。
文檔編號B62D1/18GK201989839SQ20112005982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3月9日
發(fā)明者張鵬, 祝繼紅 申請人: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