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及具有該系統(tǒng)的兒童產(chǎn)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般兒童產(chǎn)品,所述產(chǎn)品使用安全帶以保持該兒童留在該產(chǎn)品上。 特別涉及可分離地連接安全帶到該產(chǎn)品的夾帶結構。
背景技術:
兒童產(chǎn)品中常見使用織帶附加到座椅結構作為安全帶式的約束系統(tǒng)。這類兒童產(chǎn)品 的例子是汽車安全座椅、嬰兒運輸工具和秋千。 一般情況下,該兒童產(chǎn)品的所述座椅結 構的安全帶需要穩(wěn)固連接,以達到產(chǎn)品約束性的要求。然而該連接點也需設計成便于由 該座椅結構拆除該織帶,以方便清潔及把該織帶重新定位到該兒童產(chǎn)品另一位置,以更 好地容納該兒童的尺寸。
該約束系統(tǒng)通常是從織帶形成的吊帶,它可從聚丙烯、尼龍、聚酯纖維或其它適合 的材料造成,制成的形狀提供一個末端結構,所述結構大于該織帶,并可以轉向,以提 供限制安全帶通過該兒童產(chǎn)品的靠背的有槽口的開口。這類安全帶有一個貼在該帶子的 末端的扣,所述扣在該帶子的末端可旋轉,以阻斷該帶子通過該兒童產(chǎn)品的有槽口的開 口。另一安全帶的構造是在該安全帶的末端令該織帶折疊,并縫合以提供一個與該吊帶 垂直的瓣片。在已知的兒童產(chǎn)品中,該產(chǎn)品提供一個有槽口的開口,所述開口的尺寸可 讓該織帶通過,而該咬合結構(如扣,瓣片等)收回時緊貼該織帶,并以手工操作維持 在此收回這狀態(tài)。 一旦該咬合結構通過該有槽口的開口,該咬合結構被釋放并得以返回正常的垂直于該織帶的方向。在這正常的方向,該咬合結構不能向后通過該有槽口的開 口,而該織帶留在該兒童產(chǎn)品上,用作為安全帶。
要令連接到該兒童產(chǎn)品的該吊帶除去,需能從該座椅結構背后接觸到該咬合結構, 使該咬合結構可以再次向該織帶折疊,并以手工操作約束在這位置,直到向后通過該結 構的有槽口的開口。雖然這連接該安全帶的末端到該座椅結構的方法非常有效和非常實 用,但規(guī)定要能夠接觸到該座椅結構背面,以便能夠折疊該咬合結構到該織帶之上,令 該兒童產(chǎn)品的背面不能有平滑的蓋子或其它美觀的結構,因為這樣的蓋子結構會令人接 觸不到在該吊帶織帶末端的咬合結構。如圖13所示, 一個典型對比文件的兒童產(chǎn)品50 有一個有一對有槽口的開口55, 55a的背板52,在該開口有一個合適的幵口高度以安置 該織帶和該咬合結構44與該毗鄰的織帶41束緊后以減少該末端部份43的厚度。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個系統(tǒng)來連接織帶形成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以便從該產(chǎn)品除 下該安全帶,而對該產(chǎn)品的背面的外觀沒有限制或損毀。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目標之一是提供能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上述弊端的連接從傳統(tǒng)織帶形成的 安全帶的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另一目標是提供具有安裝系統(tǒng)的兒童產(chǎn)品,令安全帶末端部份可除下地 連接到該兒童產(chǎn)品,而不需要接觸到該兒童產(chǎn)品的背面來除下該安全帶。
本實用新型特點是該安全帶的安裝系統(tǒng)包括一定位槽和一個與該定位槽互通的開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是安全帶末端部份可通過該安裝系統(tǒng)的開口,并從該開口滑到該 定位槽,以穩(wěn)固該安全帶在該兒童產(chǎn)品的座椅結構上。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yōu)點是安全帶可由該兒童產(chǎn)品的座椅結構分離,而不需要接觸到 該座椅結構的背部來操縱該織帶的末端部份。
本實用新型另一特點是藉著令該織帶從該定位槽通過到該開口而令該安全帶可由 該兒童產(chǎn)品的座椅結構分離。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yōu)點是該安全帶的末端部份可從該安裝系統(tǒng)的開口回縮,而不需 要在該安全帶末端的咬合結構向該織帶折疊。
本實用新型又一特點是該兒童產(chǎn)品的座椅結構的背部可以蓋子來裝飾,以提供美觀 的外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優(yōu)點是該安裝系統(tǒng)可用于一種產(chǎn)品,而該產(chǎn)品采用的安全帶 的座椅結構的背部是不能接觸到的。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特點是構成該安全帶的織帶末端部份在沿該兒童產(chǎn)品的座椅結 構的背部可以隱藏。
本實用新型又一特點是該開口與該定位槽成一角度,并由一窄通道與之連接。本實 用新型的更多特點是該開口在該定位槽的兩端之間的位置連接到該定位槽,優(yōu)選是鄰近 該定位槽的一端。
本實用新型的另 一優(yōu)點是連接該開口與該定位槽兩端中間的定位槽之間的窄通道 限制了該織帶從該定位槽移動到該開口。
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特點是要將該織帶從該定位槽通過該窄通道移位到該開口時,需 要手動操縱該織帶,引導該織帶的一側邁沿到該窄通道。
8本實用新型另一目標是為兒童產(chǎn)品提供構造耐用、制造廉價、無憂保養(yǎng)、容易組合 以及使用簡單有效的安裝系統(tǒng)。
本實用新型達到所述及其它目標、特點和優(yōu)點,是藉著提供了在兒童產(chǎn)品(如汽車 安全座椅、嬰兒運輸工具或兒童秋千)的座椅結構內(nèi)形成的一種安裝系統(tǒng),該安裝系統(tǒng) 讓用有咬合結構(如一個扣或一個縫制在該織帶的末端的正角的瓣片)的織帶造成的安 全帶可以安裝及拆除,而不需接觸到該座椅結構的該背部來操縱該織帶的末端部份。
該安裝系統(tǒng)包括一個定位槽,該定位槽高度足以讓該織帶通過,也包括一個開口,該 開口高度足以讓該咬合結構通過,而無需強行將該咬合結構迫向該織帶。該開口由窄 通道與該定位槽連接,該窄通道位于該定位槽兩端之間,但毗鄰一端,以便操控該織 帶的一邁沿從該定位槽進入該窄通道。
當考慮到以下詳細的發(fā)明公開,尤其是與如下的附圖結合時,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會 是顯然易見的,其中
圖1是該嬰兒搖床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高位置正面透視圖2是如圖l所示該嬰兒搖床的正面仰視圖3是如圖1與2所示該嬰兒搖床的左面仰視圖4是如圖2所示該座椅攜帶器安裝在該基底部件上的正面放大仰視圖,該基底部 件有嬰兒搖床掛架管與支架,圖2為清晰起見而拆解;
圖5是如圖4所示該座椅攜帶器與基底部件的左面仰視圖,該攜帶器把手的接迭位 置以虛線顯示;
圖6是該座椅攜帶器的高位置放大正面透視圖,為清晰起見,所述座椅攜帶器的托 盤與軛結構已經(jīng)拆除;
9圖7是如圖6所示該座椅攜帶器的正面仰視圖8是在該兒童產(chǎn)品的座椅結構內(nèi)構成的安裝系統(tǒng)的放大詳圖9是類似圖8的放大詳圖,但以圖表式地描繪典型織帶末端部份被引導進該開口
并保持在該定位槽內(nèi);
圖10是一典型安全帶并有一安全扣固定于該安全帶末端的透視圖11是一典型安全帶的透視圖,該安全帶有瓣片折疊于該安全帶上并縫入一垂直
定位的位置;
圖12是一典型安全帶的透視圖,該安全帶有一個織帶形成并縫進該安全帶末端的
結;
圖13是一現(xiàn)有兒童產(chǎn)品背部的透視圖,該兒童產(chǎn)品有一對由該產(chǎn)品背部伸出的安 全帶,其中一安全帶安置為由該產(chǎn)品伸出和另一安全帶則拉近該產(chǎn)品背部,有一瓣片 防止該安全帶由槽口拉出;
圖14是一個安裝系統(tǒng)包含一個在該開口內(nèi)的固位襟以限制已安放在該固位槽內(nèi) 該織帶的運動的替代實施例的設計圖15是該安裝系統(tǒng)第二替代實施例的設計圖,在該安裝系統(tǒng)內(nèi)該開口是與該固 位槽在不同的平面上;圖16是該安裝系統(tǒng)另一個替代實施例的設計圖,在該安裝系統(tǒng) 內(nèi)該開口是與該固位槽在不同的平面上;
圖17是該安裝系統(tǒng)另一個替代實施例的設計圖,在該安裝系統(tǒng)內(nèi)該開口是在該 固位槽的側面;
圖18是該安裝系統(tǒng)另一個替代實施例的設計圖,在該安裝系統(tǒng)內(nèi)該開口是置于該固位 槽的末端并該固位槽的軸口相對地彌補。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附圖清楚地顯示一個結合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嬰兒搖床。本實用新型是適用于任 何兒童產(chǎn)品,在所述兒童產(chǎn)品上有一由織帶制成的安全帶,而該安全帶的末端部份由折 迭該織帶于該織帶之上組成并將該織帶縫入至形成一瓣片,所述瓣片與由該織帶形成的 安全帶的主要軸普遍成垂直放置。這樣的兒童產(chǎn)品的例子是汽車座椅,小孩搖床,嬰兒 運送器,折疊式嬰兒車和當中有包含予小孩休息的靠背部份的座椅結構的相近產(chǎn)品。
如圖10 - 12所示,典型例子是一條安全帶40,該安全帶于末端43有一個咬合結 構44。在一實施例中的安全帶40, —個扣45固定在末端43—塊織帶42的一個末端并連 接往一個中介物,調(diào)節(jié)連接在該由織帶41形成的主要安全帶40上的扣46???5能夠與該 織帶42的末端緊貼地配置,以此微小地厚過該末端織帶42。如圖11所示,第二個實施 例中的安全帶40于末端43的織帶41折迭于該織帶之上并縫起以制造一個瓣片49,該瓣 片是普遍地與該織帶41垂直地配置。如扣結構45—樣,瓣片49能夠縮進該毗連的織 帶41,以制造一個臨時的表面配置,只要該瓣片49是非常受限制的,亦即是微小地厚過 該末端織帶41。如圖12所示,第三個典型實施例中的安全帶40于織帶41的末端43有 一個結47。這結47能夠壓縮至適合通過一個在所述兒童產(chǎn)品背部大小適當有槽口的開 口,但一經(jīng)通過所述兒童產(chǎn)品背部后,所述結能還原本來的厚度,以提供一個咬合結構 44予該結構44再通過該有槽口的開口。
如圖13所示,一個典型對比文件的兒童產(chǎn)品50有一個有一對有槽口的開口55,55a 的背板52,在該幵口有一個合適的開口高度以安置該織帶和該咬合結構44與該毗鄰的 織帶41束緊后以減少該末端部份43的厚度。如圖ll描述,第二個實施例中的安全帶40顯 示出于織帶41末端部份43縫上的瓣片49由有槽口的開口55伸出并顯現(xiàn)咬合結構44。當該瓣片49穿過該常見的有槽口的開口55,所述瓣片49實質地恢復它本來與該織帶41垂直 的定位并防止該末端部份43由該有槽口的開口55拉回。在其中一個有槽口的開口中, 織帶41于該有槽口的開口55a推出,以確定瓣片49于遠離該背板52的定位,例如當該 安全帶40通過該有槽口的開口 55a的起始設置時。
另一個有槽口的開口55有瓣片49以咬合的定位與背板52拉在一起,以防止瓣片49 與安全帶40從產(chǎn)品50的背板52回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將會識別出其它咬合結構,例如 扣45與結47可以如圖13般操作。要將織帶41從常見的兒童產(chǎn)品50上移除可以伸手到產(chǎn)品 50的后方,然后再次操縱咬合結構44對著毗鄰織帶41縮回,以使咬合結構44可以通過有 槽口的開口55穿回。這樣的配置方式需要末端部份43可以從所述座椅結構后部取出,而 這種方式通常表示兒童產(chǎn)品50的背板52將不可以由美觀的蓋子部件蓋上。
作為一典型例子,兒童產(chǎn)品由末端部份縫置成直角的織帶形成的安全帶,該嬰兒搖 床IO,如圖1-3的最佳顯示,包括該嬰兒搖床主要組成件的一個支架組合12,包括一對 橫向間隔的后腿13與一對相對的前腿14,及一個懸掛在支架組合12上的座椅組合15以作 前后搖擺運動。該座椅結構15是由一個模制座椅攜帶器20所組成,再經(jīng)過一個固定結構 26可拆卸地固定于一對橫向間隔掛架17,所述掛架固定于一個基底部件19上,再連接至 放置于所述后腿13的懸臂梁末端相對的掛架遮蔽物18。
該座椅攜帶器20是配置成可用于多種用途,例如當作一個汽車座椅或一個折迭式嬰 兒車,除如以下的詳細描述當作嬰兒擺動集合IO。圖6是該座椅攜帶器的高位置放大正 面透視圖,為清晰起見,所述座椅攜帶器的托盤與軛結構已經(jīng)拆除;圖7是如圖6所示 該座椅攜帶器的正面仰視圖。該座椅攜帶器20是由一個外殼21形成以支持一個座椅22, 所述座椅可承托并固定一個嬰兒。該座椅攜帶器20是由一個外殼21形成以支持一個座椅22,所述座椅可承托并固定一個嬰兒。該外殼21有一個可拆解的托盤23固定于一個前向 定位并界訂一個防止嬰兒由所述座椅22向前滑出的軛24。該外殼21亦提供一個樞軸的提 升把手25,該把手可以在如圖4和5所顯示的直立定位和如圖5虛線所顯示的折迭或縮回 定位之間游動。該外殼21的后置部分形成一個外部蓋子27,提供以該外殼21的平滑美觀 外部表面以遮蓋功能性結構,例如一個可以經(jīng)過在該座椅攜帶器20后面彈簧鎖部件29啟 動的彈簧鎖機制(沒有顯示)。該座椅結構15包括一個內(nèi)壁16以提供主要支持予乘載了 兒童的該座椅攜帶器20的后部。該座椅攜帶器20運用一個安全帶39以固定兒童從座椅結 構15上移出。如圖9的圖表式顯示,這個安全帶39可以如上述描繪的方式形成,所述安 全帶39由一個末端部份P并包括一個普遍地與該織帶W配置成直角的縫在末端部份上的 瓣片F(xiàn)建成。其中包含本實用新型的原理的內(nèi)壁16是與安裝系統(tǒng)30形成,并包括一系列 邊帶定位孔32,末端部份P隨需要而插進所述定位孔以固定織帶W的末端部份P于座椅結 構15。
該安裝系統(tǒng)30優(yōu)選地在內(nèi)壁16內(nèi)包括以垂直間隔的多對邊帶定位孔32。每一對相對 的邊帶定位孔32對應著一個相對于已乘坐了兒童的座椅攜帶器20的安全帶39上預先選 擇的位置。如以下的詳細描述,當兒童長大時,該織帶W可以從一對邊帶定位孔32上移 除,并移至一對較高的邊帶定位孔32,從而令該安全帶39能夠適當?shù)嘏渲酶哂谠搩和?肩膊。因應該產(chǎn)品的個別用途,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將會識別出有些兒童產(chǎn)品可能只需要 單一對邊帶定位孔32。然而,如要清洗此產(chǎn)品可能需要拆除安全帶39。因此,為方便拆 除安全帶39,單一對邊帶定位孔32可以提供一個方便的安裝系統(tǒng)予該安全帶。
每一個邊帶定位孔32是與定位槽34所形成,在所述槽內(nèi)織帶W可以與瓣片F(xiàn)伸延并嵌 入內(nèi)壁16后面。如與一般的對比文件所公開的一個靠著織帶W折迭的瓣片P所相反,該定位槽34的高度可以少于一個常見的有槽口的開口,因為該定位槽34只需要容許單一厚度 的織帶W去通過。當織帶W的末端伸延過定位槽34時,為允許瓣片F(xiàn)通過內(nèi)壁16,從而令 瓣片F(xiàn)可以嵌入內(nèi)壁16后面,該邊帶定位孔34包括一個開口35,所述開口有一可以允許 瓣片F(xiàn)通過而不需要靠著織帶W折迭瓣片F(xiàn)的高度。如以下描述,該開口35的長度可以在 某程度上少于對應織帶W闊度范圍,因為瓣片F(xiàn)可以由開口35以對角方式插入并退出。
該開口35是由一條窄通道37接駁往定位槽34,以使定位槽34是在織帶W的移動下與 開口35有所交流。該窄信道37和該開口35是以一角度方式,配合定位槽34定向而配置, 而該角度優(yōu)選為大約45度角,如此可以放松織帶W從開口35進入定位槽34的移動。此外, 如圖8的最佳顯示,該窄通道37以最少微微的大于定位槽34的高度于定位槽34中間的相 對末端開放進定位槽34內(nèi),盡管優(yōu)選地是與該窄通道毗鄰,盡管與定位槽34末端相隔一 段距離,如此粗略地與織帶W的厚度對應。在如此的配置下,除非用手動方式控制,該 固定于所述定位槽內(nèi)的織帶W將不能夠以配置該織帶W的邊沿于該窄信道37內(nèi)的方式移 動。在運作時,該安全帶39可以與一個預先選擇的邊帶定位孔32,以抓牢末端部份P并 從開口35插入瓣片F(xiàn)來嚙合。如該開口35的長度是少于該末端部份P的對應長度范圍,該 末端部份P可以以對角方式插入開口 35 ,首先插該末端部份P入與該瓣片F(xiàn)的末端對應該 開口35的通道末端進開口35,當該織帶進入該窄通道37直至該瓣片F(xiàn)的尾部末端通過并 進入該開口35時,將瓣片F(xiàn)滑入內(nèi)壁16的后面。
當引導織帶W邊沿通過通道37并進入定位槽34時,該織帶W是沿該窄通道37移動。該 織帶W是沿該窄通道37移動直至靠定位槽34遠程末端放置。常見的織帶W有足夠的單性, 使織帶的邊沿可以擠壓和/或束起來以進入定位槽34,為此該織帶W的邊沿可以由通道 37推出并完全放置在定位槽34內(nèi)。在這種位置下,瓣片F(xiàn)是完全在內(nèi)壁16后面并顯示
14一個足夠闊度不能通過定位槽34的阻擋物。該安全帶39是困在定位槽34內(nèi)并安全固定在 座椅結構15內(nèi),直至織帶W是人手控制地擠壓織帶W的邊沿進入窄通道37。 織帶W沿窄 通道37移動,并引導織帶W的邊緣通過通道37然后進入定位槽34??棊沿定位槽34移動 直至定位于定位槽34的遠末端。常規(guī)的織帶W具有足夠的伸展性,從而織帶的近末端可 被壓縮進入定位槽34,以使織帶W的近末端可從通道37撤出,并完全進入定位槽34。在 這個位置,瓣片F(xiàn)完全位于內(nèi)靠背16之后,并提供了一個完全的阻隔,不能進入定位槽 34。直到織帶W被手動壓縮至其近末端進入窄通道37,安全帶39被固定于定位槽34并且 固定在座椅結構15。
除去安全帶39大致上與上述安裝操作相反。織帶W的近末端被手動壓縮至定位槽34 直至其近末端可被拉至窄通道37。織帶W可沿窄通道37滑動直至使其脫離定位槽34進入 開口35,其中瓣片F(xiàn)可直接或沿對角線通過開口35移動,以使安全帶39滑出邊帶定位孔 32。
安全帶39可被安裝進入座椅結構15的內(nèi)靠背16并可從中拆除,不需要進入內(nèi)靠背16 來操作織帶W的末端P,特別的,通過除去安全帶39,該兒童產(chǎn)品的背側能被外靠背活外 罩27遮蓋,以提供一個平穩(wěn)的平面及審美學上優(yōu)雅的兒童產(chǎn)品。通過外罩27,安全帶39 的末端P不會輕易被看見,但安全帶39可如現(xiàn)有領域中所知的一樣輕易插入座椅結構15 并從中拆除。
雖然如上所述的邊帶定位孔32具有與定位槽34成45度角的開口并通過一個窄通道 37連接,與定位槽34沿其長度上的中點交叉,本領域中技術人員可認識到開口35可以 定位于定位槽34的上面或下面,以提供本實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功能。并且,開口35可平 行置于定位槽34,定位于其上面,下面,平行,或在其任何一邊。連接通道37的應用限制了織帶W的從定位槽34移動進入開口35,可為任何長度或形狀,只要可允許信道37保 持功能。信道37可平行定位于定位槽34,或具有一定角度,如圖8所示。并且,開口35 可為任何大小和形狀,只要能夠允許安全帶末端的咬合結構通過靠背16,開口35位于靠 背16。例如,開口35可以是長方形,如圖8所示,圓形,橢圓形或其它任何合適的形狀。 附屬結構30的其它替代實施例由圖14一18所示。圖14中,開口35位于定位槽34的一 側,以使通道37只是一個開口,從中開口35與定位槽34相連接。圖14中,開口35上具有 一個保持鈕36,可偏轉入內(nèi)靠背16,以使咬合結構44通過保持鈕36和開口35,所以織帶 可通過通道37進入定位槽34。在圖14的安裝系統(tǒng)30的實施例中,定位槽34的末端距離保 持鈕36實質上與行程安全帶的織帶的寬度相等。從而,織帶可填入定位槽34,通過通道 37,并保持部分留在開口35中與保持鈕36相對。
雖然圖8和9所示的實施例中通道37被示為連接定位槽34和開口35的加長的槽,通道 37的作用為提供定位槽34和開口35的連通。在圖14所示的實施例中,通道僅僅是為提供 定位槽34和開口35的聯(lián)通而打開,并且滿足了定義的功能。
再看圖15和16,本領域中技術人員會注意到,開口35可定位于定位槽34的另一個面 上。對于所有公開的開口35來說,開口35具有一個高度,可接收咬合結構44的高度。從 而,咬合結構44通過開口35滑行,以致鄰近的織帶沿通道37排列,在圖8和9所示的實施 例中,是一個加長的槽,雖然彎曲來提供定位槽34和開口35之間的連通。咬合結構44通 過開口35定位于內(nèi)靠背16后面,同時織帶通過通道37進入定位槽34。通道37在一個稍微 離開定位槽34的位置開向定位槽34,織帶可完全進入定位槽34。除去安全帶可通過操作 織帶的末端使其進入通道來實現(xiàn),然后咬合結構可通過開口35移動至末端。圖15和16所 示實施例的主要區(qū)別是圖16的通道在定位槽34的末端。附屬結構30的其它實施例在圖17和18中展示,其中開口35直接與定位槽34連接。圖 17中的開口35位于定位槽34的中央,通道37打開以使開口35和定位槽34連通。在圖18中, 開口35偏移以使定位槽34連通通道37進入開口35的末端。開口35的深度必須足夠容納咬 合結構移動至開口35的末端成一角度,并且在圖18的實施例中足夠寬以容納織帶的折疊 向咬合結構以容許咬合結構通過開口35向末端移動,以致織帶可以通過定位槽34。優(yōu)選 地,圖17和15中的定位槽34的寬度可以使織帶位于定位槽34和通道37對面的開口35的靠 背之間。因此,在咬合結構通過開口35之后,織帶將延至定位槽34,通過通道37,橫過 開口35。清楚地,咬合結構需要折疊向織帶,至少在圖18所示的實施例中,移除咬合結 構將很困難,但是咬合結構可通過開口35以使織帶完全收在窄定位槽34中。 應該理解,針對以上為解釋本實用新型本質所作的描述和說明的細節(jié)、材料、步驟和部 件安排所做的修改,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閱讀本公開可以活得并且實現(xiàn)。以上描述說明 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是,基于本實用新型的概念,可在其它實施例中應用而 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權利要求1. 一種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包括靠背支撐可分離的、形成于織帶的安全帶,織帶末端與咬合結構結合,咬合結構的咬合度大致與織帶垂直,改進包括靠背上的安裝系統(tǒng),包括至少一個邊帶定位孔與所述安全帶相適應,所述至少一個邊帶定位孔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級高度尺寸來適合所述織帶的厚度;以及開口,具有二級高度尺寸來接受所述咬合結構的移動,所述通道口跟所述定位槽連通。
2. 如權利要求1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進一步包含-通道,其連通所述定位槽和開口,以使所述織帶從所述開口通過所述通道移動至 所述定位槽。
3. 如權利要求2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垂直于所述定位槽。
4. 如權利要求3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通道為延長的槽,所述通 道和所述開口以一定角度定于所述定位槽。
5. 如權利要求3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通道開向所述定位槽,其 距離定位槽一端的距離至少為所述定位槽的所述初級高度尺寸。
6. 如權利要求2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具有與所述二級高度 尺寸垂直正交的長度尺寸,所述長度尺寸比所述咬合結構的相應寬度小,所述定 位鈕具有與所述織帶相應寬度實質上相等的二級寬度尺寸。
7. 如權利要求1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至少部分被定位鈕阻 擋,定位鈕可被壓低至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咬合結構通過,所述定位鈕限制所述織 帶移動至所述開口直至可使所述開口打開。
8. 如權利要求6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偏置于所述定位槽。
9. 如權利要求8的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定位槽的寬度從所述定位 槽的一端延至通道,以使所述定位槽和開口相連,所述寬度比所述織帶的相應寬 度小,以致當所述織帶放入所述定位槽時,將從定位槽一段通過所述通道延至所 述定位鈕。
10. —種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銜接于安全帶以固定所述安全帶于所述兒童產(chǎn) 品,安全帶形成于一條織帶,包括咬合結構,其咬合度比所述帶的厚度大,安裝系統(tǒng)包含 邊帶定位孔,其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級高度尺寸以使所述帶通過;開口,具有比所述初級高度尺寸大的二級高度尺寸以使所述咬合結構通過;以及;通道,連接所述開口和定位槽以使所述帶從所述開口通過所述通道移動至 所述定位槽
11. 如權利要求10的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通道開向所述定位槽,其距離定位槽一端的 距離至少為所述定位槽的所述初級高度尺寸。
12. 如權利要求ll的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垂直于所述定位槽。
13. 如權利要求12的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通道為延長的槽,所述通道和所述開口以一 定角度定于所述定位槽。
14. 如權利要求12的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具有與所述二級高度尺寸垂直正交的長 度尺寸,所述長度尺寸比所述咬合結構的相應寬度小,所述定位鈕具有與所述邊帶結構相應寬度實質上相等的二級寬度尺寸
15. 如權利要求10的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的所述二級高度尺寸可接受所述咬合結 構的移動而不需要使所述咬合結構減少咬合度。
16. 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至少部分被定位鈕阻擋,定位鈕可 被壓低至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咬合結構通過,所述定位鈕限制所述織帶移動至所述 開口直至可使所述開口打開。
17. 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安裝系統(tǒng),其中所述開口偏置于所述定位槽。
18. —種具有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的兒童產(chǎn)品,包含座椅結構,包括內(nèi)靠背支撐可分離的、形成于織帶的安全帶,織帶末端具有 咬合結構以使咬合度大致與所述織帶的厚度垂直-所述內(nèi)靠背上的安裝系統(tǒng),包括一對邊帶定位孔與所述安全帶適應,每個所述邊帶定位孔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級高度尺寸來適合所述織帶的厚度;以及 開口,具有二級高度尺寸來接受所述咬合結構的移動;以及通道,連接所述開口和定位槽以使所述織帶從所述開口通過所述通道移動至所述定位槽。
19. 如權利要求18的兒童產(chǎn)品,其中所述通道和所述開口以一定角度定于所述定位槽,所述通道開向所述定位槽,其距離定位槽一端的距離至少為所述定位槽的所述初 級高度尺寸。
20. 如權利要求18的兒童產(chǎn)品,其中所述開口的所述二級高度尺寸可接受所述咬合結 構的移動而不需要使所述咬合結構減少咬合度。
21. 如權利要求20的兒童產(chǎn)品,進一步包括外部的遮蓋,裝裱于所述內(nèi)靠背的后部,以致當所述安全帶放入所述定位槽時, 將被定位于所述內(nèi)靠背和外遮蓋之間。
22. 如權利要求18的兒童產(chǎn)品,其中所述開口至少部分被定位鈕阻擋,定位鈕可被壓 低至所述靠背以使所述咬合結構通過,所述定位鈕限制所述織帶移動至所述開口 直至可使所述開口打開。
專利摘要一種兒童產(chǎn)品的安全帶安裝系統(tǒng),包括靠背支撐可分離的、形成于織帶的安全帶,織帶末端與咬合結構結合,咬合結構的咬合度大致與織帶垂直,改進包括靠背上的安裝系統(tǒng),包括至少一個邊帶定位孔與所述安全帶相適應,所述至少一個邊帶定位孔包括定位槽,具有初級高度尺寸來適合所述織帶的厚度;以及開口,具有二級高度尺寸來接受所述咬合結構的移動,所述通道口跟所述定位槽連通。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兒童產(chǎn)品的安裝系統(tǒng)。該安裝系統(tǒng)讓用有咬合結構(如一個扣或一個縫制在該織帶的末端的正角的瓣片)的織帶造成的安全帶可以安裝及拆除,而不需接觸到該座椅結構的該背部來操縱該織帶的末端部分。
文檔編號A47D15/00GK201271027SQ20082000131
公開日2009年7月15日 申請日期2008年1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月5日
發(fā)明者彼得·R.·塔克, 柯蒂斯·M.·哈爾滕斯汀 申請人:明門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