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网站播放,国产一级特黄毛片在线毛片,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丝袜,天天干夜夜要,伊人影院久久,av大全免费在线观看,国产第一区在线

一種次生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12786閱讀:833來源:國知局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尤其是一種次生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屬于鹽堿地土壤改良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中國現(xiàn)有1億hm2鹽堿地,大部分分布在華北、西北和東北等干旱、半干旱地區(qū),主要包括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內(nèi)蒙古、山西東北部,上述鹽堿地水文地質(zhì)情況復雜,水系多屬于黃河水系,地下水位受黃河水系影響尤為顯著,地下水位高,當?shù)仫嬎话阍?0m左右,地下水位線在2m左右,主要土壤類型為鹽土和風沙土,是在風積沙母質(zhì)上發(fā)育而成的幼年土壤,土壤內(nèi)含有大量可溶性鹽,降雨量低,全年約平均180mm,光照充足蒸發(fā)快,形成鹽堿地,地表形成硬化鹽結(jié)層,上述鹽堿地的鹽堿類型多以蘇打鹽堿為主,鹽分高,堿性強,耕層土壤含鹽量一般在3~5g/kg,有的高達10g/kg;pH值一般在8.3~9.2,有的高達10以上;堿化度一般在10~30%,高的達到50~70%,由于土壤膠體吸附較多的鈉離子,通氣、透水性能差,土質(zhì)粘重、板結(jié),干時收縮地表龜裂,濕時泥濘,耕性極差。

由于內(nèi)陸干旱、冷涼地區(qū)鹽堿地地屬高寒冷涼地區(qū),平均降雨量180mm,蒸發(fā)量高達1500~2000mm,無霜期80~130天左右,大于10℃的有效積溫1270~1300℃,春季干寒多風,再加上鹽堿的危害,玉米播種出苗困難,時間長,苗情弱,同時由于有效積溫過低,無霜期短,鹽堿危害生長緩慢,造成玉米成熟困難。

當前對鹽堿地的改良措施主要以化學措施、水利措施改良土壤為主,農(nóng)藝措施主要以覆膜覆蓋、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和耐鹽堿作物種類篩選為主,雖然有一定作用,普通的半膜覆蓋較裸地種植要好,但由于土壤低溫和地表失墑迅速的矛盾,導致覆膜播種的時間難以掌握,時間過早,土壤低溫導致種子難以發(fā)芽,最終爛在土壤里,時間過晚,地表失墑嚴重,干旱和鹽害同時侵害,出苗率低,因此,在次生鹽堿地中如何通過種植玉米來實現(xiàn)控鹽和增產(chǎn)的雙效是當前研究的主要問題,其對提高玉米產(chǎn)量、節(jié)省勞力、節(jié)約資源的同時兼顧環(huán)境持續(xù)友好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shù)中鹽堿地種植玉米存在的控鹽及增產(chǎn)效果不明顯的問題,提供一種次生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采用如下技術(shù)方案達到:

一種次生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播種前準備

選擇土地平整、土壤耕層含鹽量小于0.25%、PH值7.5~8.0、有機質(zhì)含量在1%以上的地塊,耕作層上虛下實,土壤質(zhì)地中性,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500~3000kg或每畝施相當于C和N肥40~50kg的基肥,三年深松一次土壤,土壤深松深度為20~35cm,秋翻后平整土地,并修筑田埂澆秋水;

步驟2: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

在所述步驟1中,選好地塊后,在所選擇的地塊內(nèi)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同一截面上至少設(shè)有10個進水孔,所述集水管每米有效吸水面積大于65平方厘米,所述控鹽暗管外圍包裹濾料,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的埋放深度為2~3m,并在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上設(shè)置深度標尺,所述深度標尺的范圍為1.5~3.5m;

步驟3:覆膜及玉米種子選擇

采用寬、窄行間隔種植玉米,選用幅寬為170mm、厚度為0.008mm的可控降解覆膜,玉米種子選用耐密性品種;

步驟4:帶型及密度

采用170~190cm帶型,每條覆膜種植四行玉米,中間為小行,兩邊為大行,大行間距45~50cm,小行間距35~40cm,每條覆膜之間的邊行距為45~50cm,玉米株距為24~30cm,每畝留苗4600~6100株;

步驟5:覆膜播種

采用配套的玉米專用播種機,具備覆膜、播種、施肥、覆土功能于一體的玉米專用播種機,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種,播種時間在4月10日至4月25日之間,覆膜內(nèi)2~8cm深度的地溫達到12~15℃時,進行播種,播深3~5cm;

步驟6:田間管理

定期檢查覆膜,對覆膜有破損通風的地方及放苗口用細土封嚴,出苗后及時查苗,對有缺苗的地方,在相鄰穴留雙株,選擇陰天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晴天時,在早、晚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遇到大風天氣不放苗,當苗放出覆膜后,用細濕土把放苗口封嚴,防止透風漏氣、降溫跑墑和雜草叢生;

步驟7: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管理

對所述步驟2中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定期檢查,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水量,以及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是否被堵塞,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

步驟8:施肥

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shù),每畝帶種肥磷酸二銨35~45kg和鉀肥5~7kg,或玉米配方專用肥(N7-P28-K10)48~52kg,每畝玉米在澆頭水時,開溝深施提苗肥尿素48~52kg,每畝玉米在澆二水時,深施尿素18~22kg;

步驟9:病蟲害防治

對于地老虎危害,采用2.5%溴氰菊脂乳油灌根,每畝用量8~12ml;6月中下旬,平均百株玉米超過150頭粘蟲時,及時用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每畝35~45ml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加水30~50kg噴霧;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用3%殺螟靈顆粒劑,每株投藥0.1~0.4g;7月底至8月初,用0.6%苦參堿水劑噴施葉面來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0~80ml,或用20%的噠螨靈乳油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0~80g加水30~35kg噴霧;

步驟10:灌水

六月上旬的小喇叭口期澆頭水,七月上旬孕穗期澆二水,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灌漿期澆三水,八月下旬或九月上旬蠟熟期澆四水;

步驟11:收獲

在果穗苞葉變黃、松散時收獲,采用機械收獲。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選擇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在3%以上的肥力中上等的地塊,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800kg或每畝施相當于C和N肥50kg的基肥,三年深松一次土壤,土壤深松深度為25~30cm,修筑田埂澆秋水,修筑田埂高度15~20cm,每畝灌溉水量210~250m3。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當選擇的地塊位于黃灌區(qū)時,要在封凍前耙耱,在早春時,進行頂凌磙、耙等整地保墑,當選擇的地塊位于井灌區(qū)時,澆水后在適耕期耙耱保墑并耙糙。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管徑相同,其管徑不小于160mm,所述集水管的同一截面上設(shè)有12個進水孔,所述集水管每米有效吸水面積65~70平方厘米,所述控鹽暗管外圍的包裹濾料為無紡布濾料,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的埋放深度為2.2~2.5m。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中,所述玉米種子的品種為內(nèi)單314、KX3564耐密性品種,所述步驟4中,采用190cm帶型,大行間距50cm,小行間距40cm,每條覆膜之間的邊行距為50cm,當玉米株距為24cm時,每畝留苗6017株,當玉米株距為27cm時,每畝留苗5262株,當玉米株距為30cm時,每畝留苗4677株。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5中,播種時間選擇在4月15日至4月20日之間,覆膜內(nèi)2~8cm深度的地溫達到13℃時,進行播種,播深4cm。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6中,前期剛出苗時,每天分早晚兩次檢查覆膜,出苗后,苗株4~6葉期一次性間苗、定株,一周后,每天檢查一次覆膜,再過一周,每三天檢查一次覆膜。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7中,每周對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當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總量低于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蓄水量的30%時,需要向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注水,注水至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超過其蓄水量的30%,當控鹽暗管和集水管被堵塞時,及時將堵塞物清除;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當深度標尺上升或下降的刻度大于20cm時,要對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防止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發(fā)生斷裂或移位。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8中,每畝帶種肥磷酸二銨40kg和鉀肥6kg,或玉米配方專用肥(N7-P28-K10)50kg,每畝玉米在澆頭水時,開溝深施提苗肥尿素50kg,每畝玉米在澆二水時,深施尿素20kg。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9中,對于地老虎危害,采用2.5%溴氰菊脂乳油灌根,每畝用量10ml;6月中下旬,平均百株玉米超過150頭粘蟲時,及時用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每畝40ml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加水40kg噴霧;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用3%殺螟靈顆粒劑,每株投藥0.2g;7月底至8月初,用0.6%苦參堿水劑噴施葉面來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5ml,或用20%的噠螨靈乳油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5g加水30kg噴霧。

本發(fā)明的有益技術(shù)效果是:本發(fā)明提供的次生鹽堿地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該技術(shù)不僅提高了覆膜覆蓋率,還減少了覆膜使用量,有利于保水、保肥、增溫,提高產(chǎn)量,還能實現(xiàn)玉米生產(chǎn)全程機械化栽培,降低耕區(qū)鹽分,結(jié)合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可以加速鹽分淋洗及過濾,使作物耕區(qū)鹽分大幅下降;在苗期可以增加耕區(qū)土壤溫度和含水量,大幅提高出苗率;由于耕區(qū)水分充足,鹽分輕,溫度高,較常規(guī)玉米種植方法,苗情更壯,生長更迅速,成熟期更短,提早成熟半月左右,解決了鹽堿地玉米成熟晚的問題;本發(fā)明方法在鹽堿地應用后,可大幅提高產(chǎn)量,采用起壟、覆膜、播種、覆土一次性完成,亦可依據(jù)墑情提前起壟覆膜保墑,待地溫升高后再人工播種,方法簡單易于推廣;經(jīng)過多年觀察,采用本發(fā)明種植方法,出苗整齊,株型緊湊,全株可達到20片葉,株高最高可達到260cm,平均穗位高90cm、穗長18cm、每穗14行、每行36粒,出籽率90%,經(jīng)測定籽粒粗淀粉約70.5%,粗蛋白約6.6%,超過中國農(nóng)業(yè)部高淀粉玉米二級標準,粗脂肪約3.1%,賴氨酸0.22%;采用本發(fā)明種植方法,能夠保墑增溫,降低耕區(qū)鹽分,減少鹽堿侵害,提高玉米出苗率,加速玉米成熟,大幅提高單產(chǎn),與常規(guī)玉米種植方法比較,輕度鹽堿地可增產(chǎn)40~65%,中、重度鹽堿地增產(chǎn)80~130%,更重要的是含鹽量能夠控制在0.15%以內(nèi),是一種很好的栽培模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lǐng)域技術(shù)人員更加清楚和明確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本實施例1提供一種次生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播種前準備

選擇土地平整、土壤耕層含鹽量小于0.25%、PH值7.5~8.0、有機質(zhì)含量在1%以上的地塊,耕作層上虛下實,土壤質(zhì)地中性,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800kg或每畝施相當于C和N肥50kg的基肥,三年深松一次土壤,土壤深松深度為25cm,秋翻后平整土地,并修筑田埂澆秋水,修筑田埂高度15cm,每畝灌溉水量220m3;當選擇的地塊位于黃灌區(qū)時,要在封凍前耙耱,在早春時,進行頂凌磙、耙等整地保墑,當選擇的地塊位于井灌區(qū)時,澆水后在適耕期耙耱保墑并耙糙;

步驟2: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

在所述步驟1中,選好地塊后,在所選擇的地塊內(nèi)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同一截面上至少設(shè)有10個進水孔,所述集水管每米有效吸水面積大于65平方厘米,所述控鹽暗管外圍包裹濾料,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的埋放深度為2m,并在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上設(shè)置深度標尺,所述深度標尺的范圍為2.5m;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管徑相同,其管徑不小于160mm,所述控鹽暗管外圍的包裹濾料為無紡布濾料;

步驟3:覆膜及玉米種子選擇

采用寬、窄行間隔種植玉米,選用幅寬為170mm、厚度為0.008mm的可控降解覆膜,玉米種子選用耐密性品種,所述玉米種子的品種為內(nèi)單314、KX3564耐密性品種;

步驟4:帶型及密度

采用190cm帶型,大行間距50cm,小行間距40cm,每條覆膜之間的邊行距為50cm,當玉米株距為24cm時,每畝留苗6017株;

步驟5:覆膜播種

采用配套的玉米專用播種機,具備覆膜、播種、施肥、覆土功能于一體的玉米專用播種機,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種,播種時間在4月10日至4月25日之間,覆膜內(nèi)2~8cm深度的地溫達到13℃時,進行播種,播深3cm;

步驟6:田間管理

定期檢查覆膜,對覆膜有破損通風的地方及放苗口用細土封嚴,出苗后及時查苗,對有缺苗的地方,在相鄰穴留雙株,選擇陰天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晴天時,在早、晚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遇到大風天氣不放苗,當苗放出覆膜后,用細濕土把放苗口封嚴,防止透風漏氣、降溫跑墑和雜草叢生,前期剛出苗時,每天分早晚兩次檢查覆膜,出苗后,苗株4~6葉期一次性間苗、定株,一周后,每天檢查一次覆膜,再過一周,每三天檢查一次覆膜;

步驟7: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管理

對所述步驟2中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定期檢查,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水量,以及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是否被堵塞,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每周對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當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總量低于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蓄水量的30%時,需要向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注水,注水至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超過其蓄水量的30%,當控鹽暗管和集水管被堵塞時,及時將堵塞物清除;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當深度標尺上升或下降的刻度大于20cm時,要對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防止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發(fā)生斷裂或移位;

步驟8:施肥

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shù),每畝帶種肥磷酸二銨35kg和鉀肥5kg,或玉米配方專用肥(N7-P28-K10)48kg,每畝玉米在澆頭水時,開溝深施提苗肥尿素48kg,每畝玉米在澆二水時,深施尿素18kg;

步驟9:病蟲害防治

對于地老虎危害,采用2.5%溴氰菊脂乳油灌根,每畝用量8ml;6月中下旬,平均百株玉米超過150頭粘蟲時,及時用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每畝35ml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加水30kg噴霧;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用3%殺螟靈顆粒劑,每株投藥0.1g;7月底至8月初,用0.6%苦參堿水劑噴施葉面來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0ml,或用20%的噠螨靈乳油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0g加水30kg噴霧;

步驟10:灌水

六月上旬的小喇叭口期澆頭水,七月上旬孕穗期澆二水,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灌漿期澆三水,八月下旬或九月上旬蠟熟期澆四水;

步驟11:收獲

在果穗苞葉變黃、松散時收獲,采用機械收獲。

實施例2:

本實施例2提供一種次生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播種前準備

選擇土地平整、土壤耕層含鹽量小于0.25%、PH值7.5~8.0、有機質(zhì)含量在1%以上的地塊,耕作層上虛下實,土壤質(zhì)地中性,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800kg或每畝施相當于C和N肥50kg的基肥,三年深松一次土壤,土壤深松深度為30cm,秋翻后平整土地,并修筑田埂澆秋水,修筑田埂高度18cm,每畝灌溉水量230m3;當選擇的地塊位于黃灌區(qū)時,要在封凍前耙耱,在早春時,進行頂凌磙、耙等整地保墑,當選擇的地塊位于井灌區(qū)時,澆水后在適耕期耙耱保墑并耙糙;

步驟2: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

在所述步驟1中,選好地塊后,在所選擇的地塊內(nèi)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同一截面上至少設(shè)有10個進水孔,所述集水管每米有效吸水面積大于65平方厘米,所述控鹽暗管外圍包裹濾料,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的埋放深度為2.5m,并在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上設(shè)置深度標尺,所述深度標尺的范圍為3.0m;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管徑相同,其管徑不小于160mm,所述控鹽暗管外圍的包裹濾料為無紡布濾料;

步驟3:覆膜及玉米種子選擇

采用寬、窄行間隔種植玉米,選用幅寬為170mm、厚度為0.008mm的可控降解覆膜,玉米種子選用耐密性品種,所述玉米種子的品種為內(nèi)單314、KX3564耐密性品種;

步驟4:帶型及密度

采用190cm帶型,大行間距50cm,小行間距40cm,每條覆膜之間的邊行距為50cm,當玉米株距為27cm時,每畝留苗5262株;

步驟5:覆膜播種

采用配套的玉米專用播種機,具備覆膜、播種、施肥、覆土功能于一體的玉米專用播種機,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種,播種時間在4月10日至4月25日之間,覆膜內(nèi)2~8cm深度的地溫達到14℃時,進行播種,播深4cm;

步驟6:田間管理

定期檢查覆膜,對覆膜有破損通風的地方及放苗口用細土封嚴,出苗后及時查苗,對有缺苗的地方,在相鄰穴留雙株,選擇陰天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晴天時,在早、晚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遇到大風天氣不放苗,當苗放出覆膜后,用細濕土把放苗口封嚴,防止透風漏氣、降溫跑墑和雜草叢生,前期剛出苗時,每天分早晚兩次檢查覆膜,出苗后,苗株4~6葉期一次性間苗、定株,一周后,每天檢查一次覆膜,再過一周,每三天檢查一次覆膜;

步驟7: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管理

對所述步驟2中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定期檢查,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水量,以及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是否被堵塞,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每周對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當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總量低于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蓄水量的30%時,需要向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注水,注水至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超過其蓄水量的30%,當控鹽暗管和集水管被堵塞時,及時將堵塞物清除;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當深度標尺上升或下降的刻度大于20cm時,要對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防止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發(fā)生斷裂或移位;

步驟8:施肥

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shù),每畝帶種肥磷酸二銨40kg和鉀肥6kg,或玉米配方專用肥(N7-P28-K10)50kg,每畝玉米在澆頭水時,開溝深施提苗肥尿素50kg,每畝玉米在澆二水時,深施尿素20kg;

步驟9:病蟲害防治

對于地老虎危害,采用2.5%溴氰菊脂乳油灌根,每畝用量10ml;6月中下旬,平均百株玉米超過150頭粘蟲時,及時用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每畝40ml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加水40kg噴霧;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用3%殺螟靈顆粒劑,每株投藥0.2g;7月底至8月初,用0.6%苦參堿水劑噴施葉面來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5ml,或用20%的噠螨靈乳油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75g加水32kg噴霧;

步驟10:灌水

六月上旬的小喇叭口期澆頭水,七月上旬孕穗期澆二水,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灌漿期澆三水,八月下旬或九月上旬蠟熟期澆四水;

步驟11:收獲

在果穗苞葉變黃、松散時收獲,采用機械收獲。

實施例3:

本實施例3提供一種次生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播種前準備

選擇土地平整、土壤耕層含鹽量小于0.25%、PH值7.5~8.0、有機質(zhì)含量在1%以上的地塊,耕作層上虛下實,土壤質(zhì)地中性,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800kg或每畝施相當于C和N肥50kg的基肥,三年深松一次土壤,土壤深松深度為35cm,秋翻后平整土地,并修筑田埂澆秋水,修筑田埂高度20cm,每畝灌溉水量250m3;當選擇的地塊位于黃灌區(qū)時,要在封凍前耙耱,在早春時,進行頂凌磙、耙等整地保墑,當選擇的地塊位于井灌區(qū)時,澆水后在適耕期耙耱保墑并耙糙;

步驟2: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

在所述步驟1中,選好地塊后,在所選擇的地塊內(nèi)埋放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的同一截面上至少設(shè)有10個進水孔,所述集水管每米有效吸水面積大于65平方厘米,所述控鹽暗管外圍包裹濾料,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的埋放深度為3m,并在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上設(shè)置深度標尺,所述深度標尺的范圍為3.5m;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管徑相同,其管徑不小于160mm,所述控鹽暗管外圍的包裹濾料為無紡布濾料;

步驟3:覆膜及玉米種子選擇

采用寬、窄行間隔種植玉米,選用幅寬為170mm、厚度為0.008mm的可控降解覆膜,玉米種子選用耐密性品種,所述玉米種子的品種為內(nèi)單314、KX3564耐密性品種;

步驟4:帶型及密度

采用190cm帶型,大行間距50cm,小行間距40cm,每條覆膜之間的邊行距為50cm,當玉米株距為30cm時,每畝留苗4677株;

步驟5:覆膜播種

采用配套的玉米專用播種機,具備覆膜、播種、施肥、覆土功能于一體的玉米專用播種機,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種,播種時間在4月10日至4月25日之間,覆膜內(nèi)2~8cm深度的地溫達到15℃時,進行播種,播深5cm;

步驟6:田間管理

定期檢查覆膜,對覆膜有破損通風的地方及放苗口用細土封嚴,出苗后及時查苗,對有缺苗的地方,在相鄰穴留雙株,選擇陰天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晴天時,在早、晚對苗株沒有伸出覆膜的開口放苗,遇到大風天氣不放苗,當苗放出覆膜后,用細濕土把放苗口封嚴,防止透風漏氣、降溫跑墑和雜草叢生,前期剛出苗時,每天分早晚兩次檢查覆膜,出苗后,苗株4~6葉期一次性間苗、定株,一周后,每天檢查一次覆膜,再過一周,每三天檢查一次覆膜;

步驟7: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管理

對所述步驟2中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定期檢查,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水量,以及控鹽暗管和集水管是否被堵塞,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每周對埋放好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當檢查所述控鹽暗管和所述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總量低于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蓄水量的30%時,需要向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注水,注水至控鹽暗管和集水管內(nèi)的水量超過其蓄水量的30%,當控鹽暗管和集水管被堵塞時,及時將堵塞物清除;根據(jù)所述深度標尺的刻度來檢查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的深度,當深度標尺上升或下降的刻度大于20cm時,要對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進行檢查,防止控鹽暗管和集水管發(fā)生斷裂或移位;

步驟8:施肥

采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shù),每畝帶種肥磷酸二銨45kg和鉀肥7kg,或玉米配方專用肥(N7-P28-K10)52kg,每畝玉米在澆頭水時,開溝深施提苗肥尿素52kg,每畝玉米在澆二水時,深施尿素22kg;

步驟9:病蟲害防治

對于地老虎危害,采用2.5%溴氰菊脂乳油灌根,每畝用量12ml;6月中下旬,平均百株玉米超過150頭粘蟲時,及時用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每畝45ml5%滅幼脲三號膠懸劑加水50kg噴霧;玉米在大喇叭口期用3%殺螟靈顆粒劑,每株投藥0.4g;7月底至8月初,用0.6%苦參堿水劑噴施葉面來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80ml,或用20%的噠螨靈乳油殺去紅蜘蛛,每畝用量80g加水35kg噴霧;

步驟10:灌水

六月上旬的小喇叭口期澆頭水,七月上旬孕穗期澆二水,七月下旬或八月上旬灌漿期澆三水,八月下旬或九月上旬蠟熟期澆四水;

步驟11:收獲

在果穗苞葉變黃、松散時收獲,采用機械收獲。

在實施例1-3中,示范區(qū)所在位置是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zhèn)西局子村,現(xiàn)場地形地貌簡單,總的地形趨勢是西南高、東北低,地勢平坦,施工區(qū)域內(nèi)無巨大的高程變化,無需要拆遷建筑物。

1、試驗時間

2015年4月10日至2016年4月10日。

2、試驗地點

內(nèi)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zhèn)西局子村。

3、測試指標

全株片葉,株高,穗位高,穗長,穗行,行粒,出籽率,籽粒粗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賴氨酸含量。

4、實驗設(shè)計

對照組為傳統(tǒng)方法;

分別從對照組、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中隨機選擇100粒玉米中,從種植到收獲測定植株生長情況,測定全株片葉、株高、穗位高、穗長、穗行、行粒和出籽率,并取平均值;

分別從對照組、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中隨機選擇一粒具有代表性的玉米粒進行測定,測定籽粒粗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含量和賴氨酸含量,并取平均值。

5、數(shù)據(jù)處理

數(shù)據(jù)經(jīng)Excel處理后采用SAS 8.0分析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

6、試驗結(jié)果

表1試驗期內(nèi)植株生長情況(均為平均值)

表2試驗期籽粒含量測定情況

由表1和表2可知:實施例1、實施例2和實施例3植株生長情況和籽粒含量均明顯的優(yōu)于對照組,且在結(jié)果中可以看出,全株可達到20片葉,株高最高可達到260cm,平均穗位高90cm、穗長18cm、每穗14行、每行36粒,出籽率90%,經(jīng)測定籽粒粗淀粉約70.5%,粗蛋白約6.6%,超過中國農(nóng)業(yè)部高淀粉玉米二級標準,粗脂肪約3.1%,賴氨酸0.22%,且根據(jù)測定鹽堿地土壤中含鹽量控制在0.15%以內(nèi)。

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次生鹽堿地鹽堿地玉米控鹽增產(chǎn)方法,該技術(shù)不僅提高了覆膜覆蓋率,還減少了覆膜使用量,有利于保水、保肥、增溫,提高產(chǎn)量,還能實現(xiàn)玉米生產(chǎn)全程機械化栽培,降低耕區(qū)鹽分,結(jié)合控鹽暗管和集水管,采用本發(fā)明方法可以加速鹽分淋洗及過濾,使作物耕區(qū)鹽分大幅下降;在苗期可以增加耕區(qū)土壤溫度和含水量,大幅提高出苗率;由于耕區(qū)水分充足,鹽分輕,溫度高,較常規(guī)玉米種植方法,苗情更壯,生長更迅速,成熟期更短,提早成熟半月左右,解決了鹽堿地玉米成熟晚的問題;本發(fā)明方法在鹽堿地應用后,可大幅提高產(chǎn)量,采用起壟、覆膜、播種、覆土一次性完成,亦可依據(jù)墑情提前起壟覆膜保墑,待地溫升高后再人工播種,方法簡單易于推廣;經(jīng)過多年觀察,采用本發(fā)明種植方法,出苗整齊,株型緊湊,全株可達到20片葉,株高最高可達到260cm,平均穗位高90cm、穗長18cm、每穗14行、每行36粒,出籽率90%,經(jīng)測定籽粒粗淀粉約70.5%,粗蛋白約6.6%,超過中國農(nóng)業(yè)部高淀粉玉米二級標準,粗脂肪約3.1%,賴氨酸0.22%;采用本發(fā)明種植方法,能夠保墑增溫,降低耕區(qū)鹽分,減少鹽堿侵害,提高玉米出苗率,加速玉米成熟,大幅提高單產(chǎn),與常規(guī)玉米種植方法比較,輕度鹽堿地可增產(chǎn)40~65%,中、重度鹽堿地增產(chǎn)80~130%,更重要的是含鹽量能夠控制在0.15%以內(nèi),是一種很好的栽培模式。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專利優(yōu)選的實施例,但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在本發(fā)明專利所公開的范圍內(nèi),根據(jù)本發(fā)明專利的技術(shù)方案及其構(gòu)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屬于本發(fā)明專利的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